2023年底爆发的“红海危机”导致红海航线遇阻,运价又经历了一轮暴涨。错综复杂的局势为港航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,亦为相关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。
2023年11月以来,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外溢影响下,红海紧张局势对海运市场造成多重风险,运价波动明显加剧。而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的上市,给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。
从货代企业的角度来看,有期货工具之前,只能被动接受船公司报价,同时不断压缩自身利润,与其他货代公司竞争客户。有了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,一方面可以提供价格走势参考,为企业日常经营提供重要的指导;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套期保值交易,可以转移价格不利的风险,为企业稳定经营带来相当大的帮助。
具体来看,以青岛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,2023年12月“红海危机”初步爆发,也门胡塞武装攻击红海运行船只,亚欧航线运价有大幅上涨风险。但当时公司已按照12月下旬即期运价与部分客户签订1月中旬出运50TEU合同,此时毁约可能面临法律风险。
“为了在不出现法律风险的基础上,尽量降低公司可能面临的**,我们选择12月下旬在期货市场上买入8手EC2404合约进行套期保值,彼时期货合约当日结算价为1348.6点,而现货市场上海至欧洲基本港运价为1497美元/TEU。”他说。
而后,2023年12月末至今年1月初,随着“红海危机”愈演愈烈,各大船公司绕行好望角造成短期运力短缺、运价大幅抬升,公司于是在2024年1月16日、17日分别将期货头寸平仓,结算价分别为2089.4点、2028.3点,此时的上海至欧洲基本港运价为3103美元/TEU。
“经过核算,现货市场因为运价上涨,公司承担损失金额约人民币56万元,但因在期货市场套保实现盈利29万元,最终净**27万元(人民币汇率按照7核算)。得益于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操作,公司较好地转移了运价上涨的风险,将相关**降到最低。”
欢迎有需要对国际物流运输成本管理控制的企业过来交流咨询。
【重要提醒】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,被转发超过20次,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!